上周華為(Huawei)創始人之女孟晚舟在溫哥華被捕,增加了這家電信設備制造商淪為中美貿易戰最新犧牲品的可能性。
今年早些時候,美國禁止本國公司與中國另一家主要電信設備公司中興通訊(ZTE)做生意,嚴重桎梏了中興的供應鏈,導致該公司一度業務停擺。
如果受到類似的桎梏,華為不會像中興那么脆弱,但它仍依賴美國生產的部件、特別是半導體芯片,這意味著對于華為成為下一代5G移動通信全球領導者的抱負,類似的出口禁令將是一個重大挫折。
“跟華為相比,中興對美國供應商、尤其是芯片公司的依賴程度要深得多。華為處于更有利的地位,因為其擁有自己的芯片設計部門海思
(HiSilicon)。”北京研究公司龍洲經訊(Gavekal Dragonomics)的分析師Dan Wang說,“盡管如此,華為也嚴重依賴美國技術,因為許多芯片是不可替代的,而且美國公司掌握大量的知識產權。”
與幾乎所有芯片都采購自美國公司的中興通訊不同,華為旗下的海思擁有逾1萬名員工——該公司今年推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手機芯片麒麟980 (Kirin 980)。
但是,海思將實際的芯片制造外包給了制造巨頭臺積電(TSMC),這意味著如果美國實施出口禁令,將令這家臺灣公司面臨更大壓力——臺灣企業一直努力在美中爭端中保持中立。
華為還依賴美國芯片公司美光(Micron)向其智能手機提供存儲芯片。如果美國實施出口禁令,華為可能會轉而向韓國存儲芯片公司——如現有供應商SK海力士(SK Hynix)——采購更多產品。
但是,還有一些由美國設計的部件在短期內是不可替代的。Arete Research和高盛(Goldman Sachs)稱,華為的個人電腦靠英特爾(Intel)處理器運轉,華為的手機則離不開美國芯片制造商思佳訊(SkyWorks)和Qorvo的射頻(RF)組件。
最重要的是,如果美國實施出口禁令,將延遲華為在明年4月推出基于獨立組網(SA)的5G商用系統的計劃。
Arete Research聯合創始人布雷特?辛普森(Brett Simpson)說:“5G是中國的一項重大技術戰略,而華為是其中的領軍者,但他們的很多5G硬件供應商是美國的,我猜想,如果美國實施供應禁令,他們的計劃可能會出現變故。”
美國芯片制造商博通(Broadcom)對華為的5G雄心尤為關鍵,該公司提供支持電信網絡的網絡處理器。華為的5G基站——即聯接成一張移動網絡的信號處理中心,使用了一種采購自美國賽靈思(Xilinx)的半導體設備FPGA(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)。
與此同時,德州儀器(Texas Instruments)和另一家專營信號處理產品的美國半導體公司Analog Devices提供了華為5G基站中的大部分模擬芯片。
上周,英國《金融時報》報道稱,英國和德國對在核心5G網絡中使用華為技術越來越警惕,而日本、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已效仿美國禁止了華為的設備。孟晚舟被捕后,如今其他5G利益相關者擔心,中國公司與西方公司的5G技術將分道揚鑣。
一家5G技術研發公司的一名外國高管稱:“我們所有人只能等著看事態會如何發展。我們的世界創建在國際標準成功推行的基礎上,如果這一切以任何方式讓未來偏離了既有軌道,讓東西方分道揚鑣,我覺得是非常可悲的。”